微信报价扫一扫

匠心筑梦绘精彩——记“全国工人先锋号”班组西南铜业精炼厂筑炉组
来原:中国有色金属报社
西南铜业精炼厂筑炉组是一个独特的9人组,9名组员均为党员,且绝大多数是退伍军人。党员的底色,让他们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西南铜业冶金炉窑的平稳运行。军人的本色,让他们攻克冶金炉窑关键部位耐材易损等难题,提高转炉大修炉寿命至2020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西南铜业精炼厂筑炉组9人。

西南铜业精炼厂筑炉组是一个独特的9人组,9名组员均为党员,且绝大多数是退伍军人。党员的底色,让他们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西南铜业冶金炉窑的平稳运行。军人的本色,让他们攻克冶金炉窑关键部位耐材易损等难题,提高转炉大修炉寿命至2020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4年,他们持续弘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团结奋进的精神,积极投身推进西南铜业环保搬迁、建设世界一流铜冶炼企业的征程中,以勇于拼搏的执着精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昂首奋进,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坚守本色,在担当中雕琢自我
  筑炉组负责的炉窑砌筑工作,在冶金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圆形、方形、卧式、竖式、回转式、固定式……冶金炉窑形状各异、五花八门,工艺技术指标自然也有差异。砌筑炉窑与普通砌墙完全不同,筑炉组每次施工前都要编制施工方案、做技术交底,砌好每一块砖、筑好每一台炉子,确保施工精度准确到毫米。
  由于生产工艺特殊、原料结构复杂,西南铜业冶金炉窑每年检维修作业较频繁,作业过程风险较高,安全管控难度大。筑炉组的检修作业通常要面临高温逼仄环境,需要将40斤重的耐火砖在狭小空间内连续搬运,若是150多斤的异形砖就得两三个人合力,才能从狭小的入口抬进炉窑。正是这样一支“退伍不褪色”的团队,为了尽快完成检修、早日复产、保证产能,他们常常争分夺秒,保证了每年转炉和阳极炉4次中修、10余次小修任务的圆满完成,平均每年徒手搬运耐材达1700余吨。
  除完成精炼厂的炉窑检修任务外,筑炉组还积极响应号召,多次支援西南铜业内部单位电炉衬砖更换、分银炉拆除、艾萨炉砌筑工作,并先后赴赤峰云铜、滇中有色、易门铜业、凉山矿业等兄弟企业及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的友好单位开展技术支援,指导处理炉窑难题,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良作风。
  精益求精
  在创新中破解难题
  针对铜冶炼工艺技术进步、设备老化和原料结构变化,筑炉组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从取得国内艾萨炉砌筑技术突破,到解决转炉、阳极炉炉寿难题,筑炉组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与传承创新。
  炉窑砌筑质量是铜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2017年以来,筑炉组在作业经理杨文杰带领下,全面梳理、系统总结了几代筑炉人的经验智慧,提炼出一套冶金炉窑砌筑、护炉操作法——“杨氏砌筑、护炉操作法”,并以此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加以培训及使用,有效地避免了因筑炉组成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炉窑砌筑质量问题。该操作法因其实用性、可操作性、标准性、易掌握性等,被中铝集团评为“金点子”合理化建议项目。
  冶金炉窑寿命是行业内公认的重要指标,冶金炉窑关键位置易损是制约炉寿的“瓶颈”问题。2019年以来,该筑炉组与精炼厂相关技术团队一道,先后开展多轮“冶金炉窑关键位置使用寿命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攻克铜冶炼转炉炉口一体化浇筑技术、出铜溜槽定量成型浇铸技术、阳极铜滑动水口出铜技术等多项技术难题,解决了相关冶金炉窑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损伤过快的难题,大幅提高了冶金炉窑炉寿。
  通过不懈努力,西南铜业转炉大修炉寿提高至2020炉次,350吨回转式阳极炉大修炉寿提高至1511炉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依据攻关创新成果,申报并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精炼冶金炉窑关键位置材料及砌筑优化研究”荣获中国铜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以企为家
  在奉献中彰显价值
  筑炉组相对特殊的工作性质,导致其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但员工们却从不抱怨苦和累,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筑炉一线,始终践行着“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荣辱观,立足岗位作贡献、创佳绩,真抓实干比奉献、比担当。
  为传承并发扬筑炉组老前辈——有“筑炉大王”之称的“全国劳动模范”赵有林,练就了集找平、起底、俄罗斯方块错缝砌筑浑然一体的“一面七刀灰”技法,自学掌握了颇具理论功底的渣口动力学、热力学退台处理技术。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筑炉组借助内外部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全员业务能力水平,先后实施自主制作卤水烧制小工具、切砖机等改善措施10余项。筑炉组还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师带徒、技术攻关等方式,与同行共享“中铝金点子”,先后到易门铜业、滇中有色等兄弟单位开展帮扶工作,培养高级技师和技师等多名。
  为促进筑炉团队再接再厉,西南铜业以筑炉组为主体,于2020年成立了“杨文杰劳模创新工作室”,并被授牌为云南铜业“职工技师工作站”。以此平台为依托,筑炉组会同精炼厂相关技术团队,先后组织开展并完成技术攻关与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科技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2项,分别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筑炉组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团队及个人不断获得上级认可,先后多人荣获“示范党员”“优秀退伍军人”“云铜工匠”等称号,筑炉党小组被授予“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2022年,筑炉组还获得了“云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建设一流
  在搬迁中不负重托
  随着60余年的城市发展,西南铜业王家桥生产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2022年12月25日,昆明安宁市青龙街道三道沟,“新西南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帷幕徐徐拉开。
  搬迁项目恰逢其时,意义非凡。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旨在实现绿色低碳、大型化、短流程、低成本、数智化的发展目标。特别是项目火法系统采用“侧吹熔炼+顶吹熔炼+阳极炉精炼”热态三连炉短流程工艺,具有富氧浓度高、熔炼强度大、冶金炉窑自热度90%以上的特点,对筑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前期学习、消化新炉窑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筑炉组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炉窑部分细节提出了优化建议并获得认可。
  现场就是战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筑炉组团队正瞄准世界一流,以项目建设高标准为核心理念,以项目管理严要求为主线,聚焦关键领域,铆劲提质增效,以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绿色环保为重点,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保炉窑砌筑安全、砌筑质量、砌筑进度,朝着“建成投资最省、工期最短、智能化水平最高、成本最低、人均实物产率最高的铜冶炼数智化工厂”目标全速前进。